国家级传承创新基地院校落户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开启紫砂工艺育人与产业融合新篇章

发布者:张珮瑜发布时间:2025-09-24浏览次数:26

   2025922日,2025年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会议在浙江温州盛大召开。本次会议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,汇聚全国300 余名工艺美术大师、行业专家及院校代表,以“弘扬大师精神,奋进工美事业”为核心,共探传统工艺传承创新路径。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创意学院院长肖新华受邀发表主题演讲,深度分享学院在紫砂工艺传承与创新领域的实践成果;中国工艺美术大师、学院引进专家王晓丽现场获授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”牌匾,标志着学院在非遗技艺育人与产业协同领域再获国家级认可。 

传承创新基地落地,筑牢工美育人根基

作为学院重点引进的行业领军人才,王晓丽大师此次以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”创建人身份受邀上台揭牌。该基地是第六批全国17所获此殊荣的基地之一,也是江苏省内高职院校中为数不多聚焦紫砂工艺传承的特色基地。授牌仪式上,王晓丽大师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相关领导共同为基地揭牌,并分享了基地建设规划:“基地将以‘大师引领、校企协同、产学研融合’为核心,整合紫砂工艺研发、技艺教学、成果转化三大功能,未来三年计划培养50名具备传统紫砂技艺与现代设计思维的复合型人才,开发10项以上紫砂创新产品并实现市场转化。”

王晓丽大师深耕紫砂领域30 余年,创作新品200 余件,多件作品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、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,其作品《舞之壶》于2025 年成功立项江苏省省级艺术基金,成为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首项省级艺术基金项目。此次传承创新基地的落地,不仅是对其技艺水平与育人成果的认可,更将为学院搭建起“大师工作室——实训基地——产业园区”的闭环育人链条,助力紫砂工艺从“非遗技艺”向“产业动能”转化。

AI 赋能紫砂工艺创新,解锁传统工艺新可能

在会议核心交流环节,肖新华院长以“匠心守器魂,砂韵传千年——紫砂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之路”为题发表演讲,结合学院与王晓丽大师的合作实践,系统阐述了“传统技艺+现代科技+产教融合”的工美人才培养新模式。

肖新华院长重点介绍了学院依托王晓丽大师工作室开设的《人工智能陶瓷创意设计》微专业。该专业涵盖《紫砂陶艺成型设计》《人工智能辅助紫砂设计》等4 门核心课程,开创性地将AI 技术融入紫砂设计全流程。“以往学生设计一款紫砂茶壶,从草图构思到造型定稿只需 1-2周,如今借助AI平台,只需绘制简单草图,就能快速生成紫砂壶、玉瓷壶、金属壶等多种材质与风格的设计方案,不仅效率提升 80%,更能为创作者提供跨材质、跨风格的灵感碰撞。”肖新华院长现场展示了AI辅助设计的案例,其生成的“青花釉里红紫砂提梁壶”“极简风智能温控紫砂壶”等作品,因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功能,已与3家陶瓷企业达成合作意向。

从技艺传承到产业赋能

参会期间,肖新华院长与王晓丽大师共同参与了“百名大师进校园交流座谈会”,其提出的“大师课程模块化”“校企联合毕业设计”等理念,得到同行和专家的肯定。此次学院在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会议上的“双重亮相”,既是对其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成果的肯定,也为苏锡常地区传统工艺传承创新提供了“高职方案”。

未来,学院将以传承创新基地为依托,持续深化“大师引领、科技赋能、产教融合”模式,让紫砂工艺这一“千年砂韵”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。

艺术创意学院 彭建波